跳到主要內容區

 

《沿岸﹒地景》策展論述

楊婉儀

所有真正的人頭像都有一個影子(ombre),是它的複像。當雕塑家認為自它的塑造中,釋放出了一種影子,其存在使他不得安寧,藝術就此生發。[1] 如今,離開故土,不安地航向未知他方的「旅人」或許早已不復存在,取代而代之的是「觀光者」。他們邁向目的地的篤定步伐,伴隨著那追尋漂浮在網絡影像的殘像目光,只是驗證著「所見」與「雖未見卻已見」究竟有幾分吻合。旅行社與部落客透過文字與影像為觀光者所型構的城市表象,不僅遮蔽了親臨此地的在場者的肉身性,更在如碎片般的虛幻卻閃耀的美好圖像中,掩蓋了那未臨光照的陰影之處。在仿若商品被販售的城市形象底下,有一場從未平息的躁動持續發生著。每一副行走在土地上的渺小的軀體銘刻著來自祖先遙遠的口傳記憶,尚未安息於土地的靈魂亦徘徊在幽暗潮濕的空氣中。南臺灣過度的日照並未全然驅逐陰影的騷動,它們在廢墟中閃爍著微弱的闇光,等待著這些碎片再次被挖掘出來,並等著召魂者重新吟誦起一首可能的歷史性詩篇。

超出了對於沿岸與地景可預期且一般性的期待,《沿岸地景》這檔展覽所意欲呈顯的,是介於理性與情感交接處的模糊幽暗與騷動不安。這邊緣的風景等待旅人的探索,等待有情者的傾聽,也招喚著肉身親臨者體驗其風土人情。如若我們願意以這樣的方式再次感受那被既定的旅遊模態所反覆描繪的「高雄」,使閃耀的海洋城市所獨有的沿岸地景,再次在旅行中被重新閱讀與詮釋,那麼,鑿開這個被現代化所描摹的理想化/樣板化的城市風貌,使背後的城市複象得以被看見,便是本次展覽的主要目的。我們在〈高雄的美麗與哀愁〉中重現故事殘箋,引領你魔幻穿越〈在場/不在場之舊左營〉,與你一同關注城市角落裡的〈陰聲暗影〉,邀請你一同體驗〈記憶身動〉」的破碎殘影所再現的時代記憶。召喚城市複像的本檔展覽所關注的,是曾在而已然離開的故人,是那些曾經風華卻已然沒落的地區,也是棲居在城市之光所照不到的邊緣人群。我們將以種種微小的發生、不被關注的敘述和被遺忘的故事,細細地編織獨屬於高雄這一海港城市的《沿岸地景》。

洞穴棲居/幽暗微光
在〈洞穴之喻〉中,柏拉圖描述那些自小住在洞穴中的人所看見的僅只是火光所照耀出的影子,他並描述一個離開黑暗洞穴朝向太陽光的認識真理者,如何從剛離開黑暗洞穴時承受不了真理之光的強度,到最終直視象徵真理的太陽。如此的視覺鍛鍊要人遠離生存與身體而追求超越與精神,其肯定絕對之光勝過光影疏明的世界、肯定真理否定影像。但如果我們依循柏拉圖的說法行動,將發現肉眼不僅無法清晰明白的看清楚太陽,而且還會被太陽光所傷害,甚至失去了觀看世界的能力。從此意涵而言,適合肉眼的觀看場域,是否正好就是與柏拉圖所肯定的認識真理的道路相背反的洞穴?對於柏拉圖思想的反省,帶領我們的感受與思考回返到我們所棲居的洞穴,並在關懷、踏查、發現、呈顯我們所在之地的幽暗微光以及陰聲暗影的歷程中,重新體察、感受保護人類不被烈日灼傷、孕育生命原初的幽暗洞穴,並因而重新賦予被柏拉圖視為現實摹本的藝術以意義。

陰影/可見性
社會學家John Urry在《觀光客的凝視》中指出,不同於自然的觀看,「凝視」(gaze)呈顯為受到建構的觀看模態。當人們依照部落客或旅遊指南等所預先形塑的方式「凝視」一個地方時,就好比觀看一場模板化的演出一般。此被舞台化的觀光景點,永劫回歸式的在觀光客相機的「凝視」中,反覆再現為同一的「風景」。而在如此的影像複製歷程之外, 對於想要看見高雄的人來說,幽暗微光與陰聲暗影如何呈顯出別樣的風景?為何本檔展覽關注陰影,並以之描摹《沿岸•地景》?我們不僅想要提供些什麼給觀眾看,更想與觀眾一起探索觀看行動的發生歷程?體驗視覺與自身的關係。

視覺行動的奇妙之處,在於它得以將我帶離我,就好比日常專注騎車而忘了飢餓的經驗,顯示當下我的身體圖示並不在我的胃,而在我即將抵達的他方。從此向度而言,視覺並非被動的接受成像,而顯得如同以眼睛為攝影機,以視網膜為膠捲,以身體為暗箱的影像行動。當我看,我的慾望與身體已然運動著,而我所「看見」的,總已包含了我的慾望以及我的身體性。而當包含了慾望與身體性的觀看行動看見某物時,所被「看到」的並非某物本身,而是無法穿透物質性的光所描繪的某物的輪廓(形式),某物因而顯現如同陰影。如此,不可見(invisible)的陰影使得某物可見(visible),而使得陰影弔詭地被稱之為可見性(visibilite)。本檔展覽嘗試藉著不可見的幽暗微光與陰聲暗影,使得高雄被看見,使得《沿岸地景》被看見,也期待觀眾在觀看行動中體受到自已的慾望與身體性,體驗活生生地觀看如何發生?

藝術/複像
藝術與日常關係為何?日常歸日常,藝術歸藝術嗎?或者日常是了無生趣的現象,而藝術是裹了糖衣的表象?亦或者日常是現實生活,而藝術是抽象表現?這樣的提問得以無盡頭的綿延,而本檔展覽並不試圖窮盡這些答案。而只是以向阿鐸致敬的心,觸探生命力與藝術那藏而不顯的原則[2],探詢「日」所曝照之「常」中陰影所描繪的、含蘊生命力的、危險的、原型的真實的複像[3]如何擾動著城市與人。讓人們在樣板化的「風景」之外發現自身、發現城市與陰影的關係。藉著陰影看見自己以及與自身形影不離的影子,並因而肯認所在的「這裡」獨有的一片風景。以站在柏拉圖的洞穴中環顧巡視的姿態,在陰影中描摹屬於自己與城市的《沿岸地景》。

[1] 翁托南.阿鐸(2003)。《劇場及其複像》。劉俐(譯)(台北:聯經出版社),頁7-8。
[2] 「其原則是藏而不顯的 ,就像海豚,頭一冒出水面,就急於前回深水隱蔽之處。」見翁托南.阿鐸(2003): 49-50。
[3]翁托南.阿鐸(2003): 49。


──────────

楊婉儀,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哲學博士,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以法國當代哲學、尼采思想、現象學以及視覺文化為主,並致力於發展哲學跨領域研究。
瀏覽數: